快看漫画D轮融资消息宣布的时候,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也正如快看漫画创始人陈安妮在36krWISE大会上说:1.77亿美元,这个数字在整个大互联网圈里面不是特别震惊人心的消息,但对于漫画行业来说这是非常大的消息,因为这个行业里面过去从来没有接入这么多的钱。

快看漫画D轮融资对外宣布的时间,恰逢年底。而年底,也是各种创投圈大会的密集期。陈安妮是忙碌的,她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了一些有较高认知度的峰会中,在这些峰会里,每年固然有很多新起之秀,但此前在这些会里,漫画的声音是缺位的:如果说创投圈也有所谓的等级秩序,那么漫画此前无疑是边缘的,很多人对漫画的印象,还停留在某种类似bbs社区、小孩儿的玩闹里。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快看漫画刷新的,不仅是漫画行业自身的纪录,还刷新了整个市场对于漫画的认识,同时还一并普及了,一个正在产生无数裂变型机会的中国年轻人娱乐消费市场,和与之共生的,从外在到内在都在发生演变的产品形态。

无论围绕快看漫画的争议有多少,快看漫画迄今为止是成功的。抛开快看漫画所处的行业仍处于早期的特质,无论从用户规模,还是市场营销能力,又或者是团队的稳定性和市场理解能力,快看漫画确实在商业上相对够聪明、够成熟、够理性,而这些,在接下来的“东西文娱”和叶名香的问答中,也有非常直接地体现(我们也为因行程冲突未能与陈安妮直接沟通而感到遗憾)。

作为和陈安妮一路走来并肩作战的同学,身为快看漫画联合创始人兼市场合伙人的叶名香,自公司创立以来,就全程参与公司运营、公司管理工作,是快看漫画实现0到近1000万DAU的增长的重要推手,而根据快看的官方介绍,叶名香主要负责公司的市场、品牌公关、财务法务等工作。

总体而言,叶名香措辞较为严谨,但也不乏鲜明的见解,温和中带着犀利。在思维框架上,除了对行业宏观层面的理解,她对一些微观问题的思考,往往也会有具体的细节案例作为佐证。从她的回答中,可以看到:快看漫画的思路已相当清楚,主要的管理层还有投资人对快看接下来的走向也已有共识。

作为一个在BAT圈地运动中独立成长出的新平台,博得一片新天地后,如何获得持久的属地权,并且在各种外界非理性期待下,实现商业价值的变现,这是快看漫画未来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快看的选择,是用更好的机制、更好的流程、更多元的IP变现来应对市场的新期待。当然,初看之下,快看漫画接下来要做的事颇为费时费力费财,但对于在数据层面,已经做到行业第一的快看漫画而言,这又是“第一名”必须要做的现实,更何况,在深耕优质内容的过程中,出现现象级、成熟度较高、商业变现价值更大的优质爆款的比例显然也会大于当下。

客观地说,如果短时间内,没有其他维度某种裂变机会的出现,快看漫画未来两三年会走的较为“既定的平顺”,毕竟,快看漫画后续扎根优质内容所采取的举措,是当下中国市场,能否诞生一个 “中国迪士尼”、“中国漫威”的基础,这一点,强悍如腾讯,亦清楚。

所以,无论快看漫画向哪里走,快看漫画今后的路,都将颇有行业使命的味道。

以下为东西文娱(下面简称EW)和叶名香(下文简称“叶”)的问答实录

关于发展阶段-未到优质产能兴盛期

EW:快看刚刚宣布了D轮融资,那么再看这个行业,您觉得漫画这个行业到了怎样的一个阶段?包括对快看来说,现在是处于什么阶段?

叶:还是处于比较早期的,不是说特别的成熟完善,和日本、美国来比肯定是没有到他们那个阶段,整个行业还没有达到一个整体优质产能兴盛的程度。

EW:对这个行业的平台型公司来说,是不是已经到了几家格局相对清晰的一个状态?

叶:现在看是格局很清晰,无论是从市场份额(用户量)还是体量来说,快看毋庸置疑是最高的。

(备注:2017年12月,快看漫画总用户量达到1.3亿,以95后年轻人为主,平台月活近4000万,日活近1000万。而据腾讯动漫近日披露,全平台月活跃用户1.2亿。)

EW:快看之所以能够超越其他竞争对手是因为在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

叶:有很多原因。

1.在移动互联网(兴起)这个时间段内,快看比较快速抓到了这个机遇。我们也是第一家做了手机端,适配手机阅读的这种用户体验升级。而有些老牌的动漫转移动端,相对转得没有那么迅速。虽然早期的各大漫画网站他们都做了移动端的产品,但是他们更多是把pc端的产品思路整个搬到移动端,用户在使用上还是没有那么得舒适,我觉得这种产品体验的提高还是对用户蛮重要的。

2.我们在早期的时候切中了另一波人群,比如女性市场。当时其他的动漫平台还是男性向作品多一点,快看切中了女性市场并且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女生对故事或者内容的狂热程度其实比男生大很多,她们(对漫画内容)的需求量和消费能力都特别强。

最后一点,大家做产品的思路还是不一样的。本身漫画这个领域,快看一直在用互联网的思路做产品、内容;本身我们团队也是内容出身,团队对新一代的年轻群体内容消费的理解,以及内容生产这一块的能力,我觉得也是走在了整个行业的领先地位。

关于运营—建立更好的内容生产机制

EW:接下来在产品运营中,在用户群体还有内容的特征上会去做一些延展吗?

叶:这个是必然的,只是说刚开始不能做太多,要聚焦。无论你的精力、财力、能力,各方面都很有限,但是在这一块上,随着公司慢慢发展,我们更希望故事层次感可以更多,覆盖的年龄层更多。其实漫画不是说只有某个阶段,或者是某个年龄层看,不同人群喜欢不同类型的故事,关键在于故事内核是什么。

在这块上我们现在是从今年起,我们在整一个内容的筛选、制作、营销全方位的团队搭建上,提前做了很多功课。

EW:再引入一些不同类型的漫画家?

叶:不管是漫画作者、工作室还是跟海外公司的合作,现在是越来越多元的;另一方面,如何生产品质高的优秀作品,形成一套可复制的生产机制,这块我们也正在研磨,目前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EW:关于这套机制可以分享一下吗?

叶:一方面,快看现在拥有了大量的用户群体,对用户喜欢什么类型的作品上,就可以挖掘出更多数据化的点,比方说我们现在有一套完善的数据体系,去研究不同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内容,然后不同的内容加入什么样的元素之后,可以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在选择类型的时候,哪些类型可能大众化一些,小众化的内容应该怎么去做,针对某些题材的时候,要加入什么样的元素,让这个故事更加丰满,能够达到流量级的,就是不仅是口碑上,在流量和市场因素上面也可以达到完善的状态。这一块我们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

还有我觉得需要一支不只是数据向的团队,也需要理性和感性兼容。漫画其实是艺术创作,不像电商,有一套体系可以去copy或者有货源就可以有卖货。创作的过程中是不是有灵魂的一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

比方说,好莱坞去做电影的时候,有一套完善的编剧体系,但是你按照那个东西做,最多也就是60、70分,你怎么随着时代的变化,把观众追求的点加到里面把这个变成90分,就非常考验灵魂的部分了。就好像韩剧,小时候看的韩剧经常会有玛丽苏、撞车梗,但是现在我们已经不喜欢这些了,是不是可以加一些科幻,比如《来自星星的你》,是不是可以关于专业领域的某种身份,比如军人、医生这样的设定,比如《太阳的后裔》。加入的元素不同,内容可能还是玛丽苏,怎么随着时代的变迁抓住不一样的刺激用户的点,是需要有灵魂的,也非常依赖于这样一支有灵魂的团队。不管是集英社还有迪士尼,他们的创始人都是做内容出生,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快看一直拥有的一些特色。

回到今天大的内容行业,优质的产能确实还没有达到一个丰富的状态,这时候其实去做这个平台,你的思路很难是一个收割思路,因为市场上就是没有好的作品,再怎么收割,作品也就是那样,这个时候,还是要去创造、播种,这点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3s的计划—时机到了就要去做

3S计划

Service-打造作者服务体系

Super-制造顶级漫画内容

Star-培养漫画新星

EW:看到这次融资计划里面,很大一部分是去做3s的计划?

叶:对,聚焦点就是我们想推动更优质的内容的生产,这一定是回归到人的部分,怎么吸引更多优秀的人进来,怎么去搭建一套围绕这群优秀的人才的更好的服务体系,甚至这些作品出来之后,怎么去更好的市场化也好、运营也好,需要让整个市场真正能够有更多的机遇产生。

EW:3s计划是3年5个亿的投入,我们有没有预估,3年之后,优质内容产能不足这种情况会有多大的改善?

叶:未来一两年就应该可以,这件事情我们想的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可能依赖于几家一起来成就这个事情。快看还是觉得这个行业的潜能非常大的,大家可以看到未来的可增值空间也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资本市场是认可这件事情的,有了他们的助力和一波真正喜欢内容、懂内容的人去做这件事情,是时机到的时候了,需要去发力。未来一两年是有很大的可能的,当然这个是我个人的观点。

EW:3s计划里面,快看的具体思路是什么?

叶: 第一,当然是去签约更多的漫画家;第二就是整套围绕作者的服务体系得搭建起来,第三,整套内容的生产体系,体系得搭建起来,三条腿必须要同步走,不仅仅是签约了作者就ok,市场上从事漫画创作很多年并且非常专业的能够兼顾市场因素的人不多,这里才需要平台的力量。

我们更大的责任,第一肯定是输出这一套做内容的体系,然后我们有大数据可以反馈给创作者,创作者离用户很远,他们需要平台给他们输送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去帮助他们更好的创作,这是双方一起需要去发力的事情,不是说你有了好的创作者之后,他们可以自己创作出好的内容出来。

关于对标—韩国是很好的对象 但本土化下沉机会更多

EW:国内目前还没有对标的公司,那有国外的对标公司吗?

叶:日本就不说了,日本是老少都看漫画的,动漫氛围特别浓重,一个作者一年都可以是上亿的收入;还有就是韩国,韩国漫画发展其实比中国早了10年,他们无论是轻小说还是漫画,其实在国内卖得都特别好。

韩国国内有一款漫画app,走的也是精品路线,可能就是两三百部作品,但是周活可以达到全国人口的一半,他们已经是属于全民也看漫画,他们这些漫画作品,现在也是直接输送到下游,形成一条非常完善的产业链,像《奶酪陷阱》等。当时一些很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根据漫画作品改编的,另外他们的付费也做得非常好,好几款漫画app都是付费的,全年的营收都是好几亿,所以其实这种漫画产业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了,产业链也是比较完善。

中国其实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还是在于没有去发力,这个是核心。但是我觉得已经到了非常好的时机,这一块领域其实也是空白,对于投资人来说,他们不担心国内起不来,因为他们认为这一块肯定是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做的,否则的话为什么现在巨头也在往这块深扎,他们是不担心未来的变现或者商业的,也认为产业未来的商业模式肯定是走IP的路线,关键在于你让谁做,什么团队做可以做出真正的效果来,这个可能是他们更看重的地方,所以他们在看的时候,其实是看中团队。

EW:国内的商业变现上,会和韩国的模式比较像吗?

叶: 我觉得IP变现,从平台角度肯定是有付费模式,也会有一些基于IP的品牌广告模式,还有游戏等,围绕IP,可以做的空间特别多,肯定是往下游走。短期来看,可能是影视作品的孵化,还有IP衍生品,长线来看,肯定是主题乐园,动漫小镇,可衍生的东西很多。

EW:动漫产业的产业链很长,哪些可能是快看自己做,哪些是会走合作路线?

叶:前面说的那些我们肯定是自己做,IP孵化这一块,合作模式非常多元化。之前大部分的作品是授权出去的,也有参与投资的,未来快看也很希望参与到制作环节,不同阶段需要投入的时候还是会去投入。

EW:可以理解为,随着IP运营不同模式的打开,快看的定位上,业务的边界上也会有一定的衍生吗?比如从B站来说,原先是一个二次元社区,后来变成一个年轻人潮流文化社区,它的一些边界也在打开?

叶:围绕IP的所有的衍生我们都会做的,比如动画片肯定会去做,但是可能会和别人合作,也有可能授权给别人,比方说之前我们的《快把我哥带走》动画现在已经在日本和腾讯视频播出了,对于在自己的平台上是不是去播放动画,这个还在内部探讨中,但肯定会把这个IP往多元的形态方向去衍生。

关于付费—明年启动付费 长期还是要靠IP转化

EW:刚刚也提到付费,您怎么看快看付费业务的目标,希望做到什么样的体量?在整体收入构成中占多大的比例?

叶:目前来看是一个比较大的比例,它是直接和IP的体系比较匹配的一种模式。首先通过付费也更希望去反哺给作者,另一个就是现在是知识付费的时代,用户现在针对内容付费这件事是非常能够接受的,关键在于你是不是能够给他们提供好的作品,现在的视频,也是非常重视会员的付费,甚至希望会员的付费能够赶超广告的收入。

提供最优质的内容让用户来付费,其实就是和整个商业模式是最匹配的,给用户的感觉也是最好的,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健康的方式,然后现在这个付费,转化特别好,目前我们这个平台上是没有做大力付费的,大部分现在的付费作品是因为别人付费,所以我们付费,还有一些属于海外的,要求必须付费的作品。这个会是我们明年的一个发力点,中间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规划方向。

EW:可能对于快看来说,付费会不会是将来主要的变现方向?

叶:短期内会是,长期肯定不是,长期一定是围绕IP去做更多的事情,但是如果围绕IP去做产业的事情,需要的时间将会更长,短期内可能就是明年吧。

EW:会不会存在我们的内容偏轻,在付费转化上需要更多时间的问题?

叶:不会,回到视频网站去看就知道了,最近很火的《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

也是一部非常轻的作品,但效果非常好,里面的主人公也特别火,所以核心还是你想打什么样的人群,不同人群看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如果让一部70后很喜欢的片子让一些年轻小孩去付费肯定效果也不好,所以核心还是作品要戳到他们。

不能定义内容轻,而是要定义它什么类型,现在很多“轻”电视剧,属于别人定义的那个轻,效果都特别好,没有宏大的世界观,但是确实是某种类型的作品,不能因为轻,就定义它的商业价值弱。

我只能说可能类型更偏爱情类、恋爱、青春校园等,我只能用类型去定义,这种类型可能就是没办法做的很重,就是某一个群体,它需要的东西,爱情、甜宠、有趣,这些亘古不变的元素,都是每个人想去追求的,就像我以前看少女漫现在已经不看了,但是我还是会去看《小美好》,想回忆一下当时那种甜甜的感觉,我是认为用“轻”这种表达方式可能不够准确。

EW:从收入方面来说,除了付费,短期来看,以快看的题材和特点来说,会不会去做一些广告营销,和一些跟消费品结合的东西?

叶:有,我们现在有去做品牌植入,类似电视剧里面的创意中插,在剧情中植入某些商品,之前和华为还有阿迪达斯都有这样的合作。

EW:游戏那一块会是比较好的现金流来源之一吗?

叶:还可以,但是我们没有发力去做,也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的,然后不仅快看不仅有游戏联运,也有结合IP做一些小游戏,更多是希望围绕IP去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单独去靠卖流量去赚更多的收入。

关于头部IP—网漫比网文年轻 资本会加速头部IP出现

EW:刚才说到,漫画的头部IP还比较少,您觉得还需要多长的时间,出现一种类似网文那种相对兴盛的状态,会有头部的IP出现?

叶:网文发展史都十几年了,我们今天拿出来改编的作品,也是沉淀了好多年,不是说去年写的,今年就火了,如果我们用网文的状态去对标漫画,那我觉得漫画现在也才发展了一两年。

我们期待漫画头部IP的出现是未来的一两年内,因为时代会不一样,速度会(比网文)更快。网文的时候,还没有大量的资本进入,是处于一种细水长流的运营状态。现在(漫画)是有一个运营加速的过程,比如说挖掘优秀的人,我们可以做一个时间上的加速,更多优秀的人发力去把这个体系搭建出来,所以我们觉得应该会更快,当然漫画创作的成本还有门槛是相对更高的,未来的收益也相对会更高。

EW:网漫和网文还是会有不同,您觉得网漫将来的商业价值会和网文类似的空间吗?

叶:我觉得会更大,我从一个点来说,网文是没有一个形象在那里的,它相当于还是用真人去塑造形象,首先明星合作成本就很高,溢价比较小,但是漫画比如迪士尼或者漫威,那个形象永远存在,可开发的空间就特别大。

我刚才也会提到,长线来看,迪士尼现在有主题乐园,你也可以去做动漫小镇,未来你可以和政府合作很多这样的线下的项目,你可以做主题乐园和动漫衍生品,比小说的想象空间更大。

关于未来--盈亏点、投资人的看法

东西文娱:您觉得对整个行业来说,盈利的时间节点会什么时候到来?

叶:我没办法给一个我们什么时候盈利的时间点,但是关于盈利这件事情,我们是这么看的,在追求盈利这个点上,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收入一个是成本。

因为本身IP这个事情是一个全产业(链)的事情,内容生产确实是需要时间去做长期的铺垫和孵化的,收入是要做的,但是投入要不要收缩,是一个问题。不同阶段的投入是不一样的,比方说未来IP真的要做动画片、深度制作,那这块的投入其实不小的,我觉得我们只能说,我们想把这条路做的更深更重,不同阶段需要投入的时候还是会去投入。我们赌的可能是更长远的未来。

因为我认为IP这条线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去马上收割的,是需要去养的,但是有一天可能就是爆发式的收割,和流量平台的思路不一样,流量平台的思路就是快速获得大量用户,快速通过广告的模式,把流量卖出去,获得更多收益,再来获得大量用户。IP就是当你停止内容的投入,你可能错失的是一种市场机会,就好像暴风之前是急于快速上市,确实获得大量的收益,但是回过头来发现,当它要去做视频这件事情的时候,机遇已经错过了。

EW:外界印象中,快看的融资一直是比较顺利的,不过在与投资人交流中,有哪些点被挑战过?

叶:国内行业内还没有大的可以类同的公司出现,大家会挑战很正常,因为不确定,今年确实阅文的上市之后,给大家的信心会更足。

比较担忧的点可能还是会觉得团队比较年轻,觉得管理上会有一些问题,这块也是我们需要去克服的。早期团队才10个人,到40人,70人、100人,现在已经260人,明年可能会有400人,当然相对一些公司发展更快的,可能已经上千人了。其实突破150人,对一家公司的管理就会有很大的挑战了,这块上他们会问的比较多。当时核心还是在于业务的发展更快。

EW:说到团队,我们后续会去引入什么样的人才?

叶:现在几个合伙人,有3个90后,但是每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是非常有经验的,来自于优秀的互联网公司,管理能力都很强,都在彼此非常匹配的一个阶段。公司的结构还有人才体系的搭建,也是在不断完善中:第一块是关于内容方面生产的人才,还有运营方面还是围绕创意方面的人才,技术、产品也非常重要,这几块是核心的,其他各个板块的部门也都在找一些有经验的人才。